2023年5月5日下午,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5月分享交流会在明德楼121会议室召开,期刊社社长彭熙、副社长曹阳及全体员工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曹阳副社长主持。
交流会现场
曹阳副社长主持会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况勇分享了外出走访调研和参会的心得。他认为,要想办好一本高质量刊物,要着重于提升稿源稿件、专题专栏、服务、数据四个方面;要想举办好一场会议,要落实好人员、时间地点、会议流程、细节四个要素;并分享了自己的走访感想,走出去、多交流、多学习才能提升格局、开阔视野。
况勇编辑分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编辑部编辑符有梅以“不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前往西安、北京、武汉走访的心得。她详细介绍了《电子与信息学报》的办刊经验及改革举措,分享了对“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未来的认识与思考,展示了《中华遗产》品牌运营团队在融合跨界方面的理念与案例。
符有梅编辑分享
《智能技术学报》(英文刊)编辑部主任贺柳向大家分享了南京农业大学英文期刊的办刊经验、以CMI为例打造一流国际学术期刊的路径探讨、以及做好期刊编委会管理的若干思考和认识。她认为,努力提高编辑素养获取他人尊重和增强敬业精神应当是大家在职业发展上的努力方向。
《机电液工程学报》(英文刊)编辑部负责人付磊分享了学习首届学术期刊国际化发展高端论坛的心得,介绍了张月红老师对于学术期刊业地震波的解读,并从主编团队遴选、维护主编及编委关系、约稿计划、如何吸引高水平文稿等方面分享了科爱柴钊老师对于如何创办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看法。
贺柳主任、付磊编辑分享
《动力学、监测与诊断学报》(英文刊)编辑部负责人郝一帆分享了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期刊评估流程及近期变化,并结合自己的工作领域思考了应该如何适应WOS的近期变化。
新媒体部编辑姚文静分享了在2023期刊深度融合创新前沿(春季)峰会暨中国新闻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年鉴论坛《期刊专场》 的学习心得,详细介绍了三联中读、新周刊媒体融合的案例,以及生成式AI技术对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创新的影响。
郝一帆编辑、姚文静编辑分享
学术交流部郑菲分享了3月在中国电科院期刊中心调研走访的心得,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电科院期刊中心的基本情况,随后从收稿量和出刊量大、新媒体传播渠道广泛两点展开了自己的调研感悟。
综合部主任华笋领学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部分内容和推文《人民日报喊出了我们平时遮遮掩掩不敢说的话,可以从容说下背景了》,鼓励大家正视自己,艰苦奋斗,厚积薄发,以持之以恒的努力来获取成功。
郑菲编辑、华笋主任分享
在总结中,曹阳副社长对大家未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积极拥抱新技术,努力将新技术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以提升审稿效率和工作效率。彭熙社长对大家的分享、交流高度肯定,内容既结合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展示出了积极的思考。她指出,我们要积极借鉴优秀的办刊经验,今后要在数据提升、专家服务、科普推广、提高评审速度与评审质量等方面多下功夫,以更加认真的工作态度提升期刊的质量及影响力。
彭熙社长总结
此次分享交流会的召开是对近期走访学习的一次全面梳理与总结,从优秀案例与榜样中汲取奋进力量、探寻前行方向,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工作上的新挑战与新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