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编委:
下午好!
春秋代序,岁月如歌。距离2010年4月召开《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第十届编委会一次会议,已经一年有余。回首过去,全体办刊人员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编委的鼎力支持下,坚守筚路蓝缕、开启山林的信念,践行 “天道酬勤,格物致善;恪尽职守,全心全意”的 社训,团结拼搏,直面困难,竭尽心智,实现了学报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将基本情况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
第十届编委会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学报自然科学版争取早日进入CSCD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争取早日进入CSSCI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的总体目标。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为尽早实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上等升级,为更充分地展示学校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成果,期刊社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总体要求,致力于期刊内涵发展,通过加强团队建设、组织优质稿源、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加大审稿力度、提高编校质量、扩大期刊合作等措施不断提高刊文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
二、编辑出版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期刊社与学校部分职能部门、二级教学单位、科研实验室(中心)及校外相关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合作,在期刊编辑出版、组织高质量文章、栏目设置、专家审稿、专辑出版等方面完成了既定目标,收到了显著成效。
1、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编辑、出版任务,期刊学术质量明显提升。
自2010年更名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之后,通过重新设计版式、减少发文数量、严格专家审稿、严格执行编校流程等措施,加强了编辑、出版的质量管理。期刊社专门聘请了两位全国高校学报届的资深专家对每期学报进行质评,并根据质评结果对相关人员实施奖惩,这样既能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又能督促编辑们认真对待本职工作。刊发文章未出现政治性、思想性及学术性失误,顺利完成了编辑出版任务,期刊整体质量明显提升。
2、采取多种办法组织了大量优质稿件。
期刊社一直把组稿工作作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积极组织优质稿源: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和力量;向全国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和一些拥有国家级基金项目的中、青年专家约稿;重视审稿专家队伍向作者队伍的转化;高度关注重要学术期刊,经常查阅其最新刊发文章,紧跟学术热点、把握学科前沿,并有意识地与有关作者建立联系。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仅积极组织栏目编辑深入我校相关二级学院、科研基地与重点实验室,主动与我校拥有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教学、科研人员联系,送发“教授论坛”、“博士论坛”约稿函,而且积极向大型企业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知名校友约稿,有力地拓宽了组稿渠道。一年来,组织、发表了60余篇高水平文章,大多作者是国外知名高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人民大学等的博导、教授、博士。
3、打造品牌栏目,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努力办出学报特色。
在栏目建设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倾力打造的自科版“车辆工程”、“生物工程”;社科版“本刊专稿”、“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论坛”等栏目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如自科版的“车辆工程”邀请重庆市汽车工程学会和重庆市(四川省)兵工学会车辆工程专委会为栏目协办单位,建立了阵容更加强大、较为稳定的高端作者群,刊发文章学术质量有较大提升;被业界评为高校期刊界的一大亮点的 “海外论坛”栏目经过近半年的筹备,自科版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诺丁汉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加拿大女王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渡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2011年第7期正式推出,发表了三篇学术水平较高的海外论文。社科版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韩国岭南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于11期推出两篇韩国学者的文章。
社科版的“本刊专稿”中刊登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学者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理论成果被吸收进国务院颁发的文件中,进行了很好的成果转化。2010年第7期刊发的《完善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摘编,实现了社科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零的突破;社科版的“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2010年共刊登12篇文章,其中有两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社科版“逻辑性与科学方法论”依托中国逻辑学会,聘请中国逻辑学会会长张家龙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何向东教授等作学报编委,并由中国逻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邹崇理研究员作栏目主持人。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已经成为了学界发表高水平论文的重要阵地(11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评选的“名栏工程”申报)。2011年第3期发表的《论哥德尔语句的维特根斯坦疑难——未提及自身的算术命题何以谈论自身?》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为学术卡片,实现了社科版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零的突破。另外,经过精心策划和艰苦努力,在2011年推出的紧扣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栏目“西部开发”等也取得了良好的开局。
4、组建了高水平审稿专家队伍。
2011年上半年,《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审稿专家队伍进行了再次遴选和增补,增加了一些在相关专业学术领域内造诣较高且积极支持学报发展的专家学者,其中自科版审稿专家数据库有100余名、社科版有60余名,充分满足了各专业领域特别是重点栏目文章的审稿要求。
5、一批国内外学界的权威专家加盟期刊编委,壮大了编委阵容。
经过多方努力,有十位在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专家受聘为学报自科版和社科版的国际编委,社科版新聘六位全国知名人士作为编委,其中有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求是》杂志编委朱铁志,《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等。
6、出版专辑,进一步扩大影响。
出版专辑特别是会议论文专辑可以更好地在相关学术领域集聚高水平作者群和扩大影响力。为迎接学校建校70周年校庆,《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别在2010年第10期推出“校庆特刊”,进一步扩大了学校及《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的社会影响。2010年12月,期刊社、重庆汽车学院联合重庆市汽车工程学会主办了“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并于2010年12期在自科版推出了“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专辑”;2011年6月,由重庆理工大学与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承办、浙江省逻辑学会协办的“2011语言逻辑和符号学学术会议”在重庆理工大学举行,社科版于2011年第8期推出“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专辑,刊登这次会议收到的学术论文。
7、期刊发展情况良好,建设成效明显。
期刊社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开拓思路,多方寻求社会支持和帮助,着力提高期刊的档次和知名度,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1)较2010年,刊发文章作者重点大学、正高职称比例、省部级及以上基金项目比例、参考文献引用比例、复印和转载率均稳步升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逐步扩大。(2)《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连续第三次获得“重庆市一级期刊”称号(全市131参评期刊只有22家获一级期刊)。(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再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社科杂志747种,而进入社科院来源刊的只有703种);首次进入北图中文核心期刊扩展版评审区(重庆市进入扩展板评审区的期刊我们排在第一位);刊发文章首次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据最新消息,截止2011年10月,学报社科版今年刊发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7篇,位居重庆市高校文科学报第二名(《西南大学学报》第一名)。(3)《四川兵工学报》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4)学报副主编彭熙同志荣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全国杰出主编”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共有一千余种,仅评选出杰出主编30位,其中重庆地区2名。彭熙同志的获奖是对她本人在编辑出版领域管理能力和工作绩效的高度认可,也是《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近几年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的最好证明。
三、广泛加强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学报社会影响
1、认真落实学校文件精神,加强与校内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2010年,学校出台了《重庆理工大学关于加快〈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发展的有关意见》(重理工〔2010〕164号),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工作,期刊社访了重庆汽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科研处等单位,就提高期刊刊文质量、组织优质稿源、增强期刊社会影响力、期刊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讨论,在多方面达成了一定共识,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2、加强与栏目合作单位、栏目主持人、审稿专家的联系和合作。
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汽车工程学会、重庆市兵工学会等单位继续加强联系和合作,精心打造学报重点栏目。加强与栏目主持人、审稿专家等的联系和沟通,经常与“车辆工程”的石晓辉教授、“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的邹崇理教授、“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的张平教授、“西部开发”的王筱欣教授就栏目发展方向、栏目选题、稿件质量等进行沟通交流。责任编辑经常与审稿专家就稿件质量、稿件修改情况进行沟通。通过与栏目合作单位、栏目主持人、审稿专家的密切联系,一方面促进了栏目的良好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责任编辑业务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3、积极组织召开和参与相关学术会议。
2010年11月7日,期刊社牵头组织召开了“学术期刊战略发展研讨座谈会”,特邀著名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学报》原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会长龙协涛教授,著名文献计量专家、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研究员,著名文献计量专家、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主编蔡蓉华研究员,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资源发展部主任刘筱敏研究员莅临会议,并对我校期刊的发展建言献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2010年11月26日,“重庆市科技期刊交流会”在我校举行,全市49家期刊的负责人及编辑人员来社参观,并就期刊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2010年12月22-24日,参与主办了“2010重庆汽车工程学会年会”;2011年6月11日,参与承办“2011语言逻辑和符号学学术会议;2011年10月18日上午,重庆理工大学与重庆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了“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政策需求”论坛,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人力社保部和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四川省新闻出版局、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等高校科技期刊的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出席论坛,这次会议由许洪斌副校长主持,朱新才书记致欢迎辞;2011年10月19日上午,期刊社与研究生处、计算机学院联合邀请并组织了我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领域著名专家、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前理事长、国家863计划通信主题首席专家钟义信教授来我校讲学;2011年10月18日下午,新闻出版总署“报刊体制改革工作座谈会”在我校召开。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王国庆司长、综合业务司门立军副司长,以及重庆、上海、湖北、江苏等十余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参加了座谈会,石晓辉校长致欢迎词。此外,鼓励各编辑部负责人及责任编辑积极参加专业领域及期刊出版方面较有影响的学术会议。
4、加强了与期刊主管部门、核心期刊评价机构、二次文献权威刊物及其他期刊的联系。
期刊社与期刊管理部门,核心期刊评价机构(北图、中科院CSSCD、南京大学CSSCI、中国社科院CHSSCD等),重要权威二次文献刊物(《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负责人,国内的一些有影响的杂志及重庆市其他高校期刊同行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关系,营造了期刊发展的和谐环境。
5、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委会联合筹备创办《机床与液压》英文版。
为了进一步拓宽资源,不断提高期刊社办刊档次,经学校朱书记与《机床与液压》杂志主编和流体控制工程专委会联系、协调,已初步达成协议,从明年开始编辑出版《机床与液压》杂志英文版,办刊地点设在理工大学期刊社,目前正在筹建编委队伍和组织第一期稿源。
四、存在的问题
1、学报上等升级任重而道远。
近几年通过不懈努力,学报自科版、社科版成为了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尚未进入中文核心期刊、CSCD、CSSCI来源期刊。但是要想尽快实现目标,困难确实非常巨大。如要想进入北图中文核心期刊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指标非常细且要求高,主要包括:被索量、被摘量、被摘率、被引量、期刊他引、博士被引、会议被引、影响因子、被重要检索系统收录、总基金论文比、省市及以上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社科版今年有幸进入北图中文核心人文综合类扩展评审区,排在第142位,但北图核心期刊只收录120种,因此我们利用了多方资源,做了大量工作,希望通过专家评审将名次提到前120名,时至今日,最后结果还不得而知。所以,学报要想在中文核心、CSCD、CSSCI有所收获,除了我们继续狠抓质量、提高期刊学术水平外,还需要学校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和编委的鼎力支持才行。
2、学报整体学术质量还不尽如人意。
近一两年学报在前行过程中走得异常艰难,学报不是高校认可的核心期刊,就吸引不了高水平文章;而没有高水平文章,就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这实质上就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所以,近几年学报刊发的高质量文章几乎全是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来的。我们的编辑与核心期刊、权威期刊的办刊人员相比还多了一项繁重的任务-组稿,大刊,名刊不愁高质量稿源,但我们不行,我们必须使出浑身解数组织优质稿源.
3、编辑队伍数量有限,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定,一般专职编辑人员,季刊不少于3人,双月刊不少于5人,月刊不少于7人,下面把我校学报的人员编制情况与重庆市部分高校作一对比,足见我们的人手确实是相当紧张的,可以说在全国都罕见。
单位 |
刊名 |
刊期 |
编辑人员 |
重庆理工大学 期刊社 |
自科版 |
月刊 |
1 |
社科版 |
月刊 |
3 |
四川兵工学报 |
月刊 |
1 |
智能技术 |
季刊 |
1 |
西南大学
期刊社 |
社科版 |
双月刊 |
4 |
自科版 |
月刊 |
8 |
重庆大学
期刊社 |
自科版 |
月刊 |
6 |
社科版 |
双月刊 |
3 |
重庆师范大学
期刊社 |
社科版 |
双月刊 |
7 |
自科版 |
双月刊 |
6 |
重庆邮电大学期刊社 |
自科版 |
双月刊 |
4 |
社科版 |
双月刊 |
3 |
重庆工商大学期刊社 |
自科版 |
双月刊 |
4 |
社科版 |
双月刊 |
3 |
党校 |
探索 |
双月刊 |
7 |
重庆科技学院 学报 |
自科版 |
双月刊 |
2 |
社科版 |
半月刊 |
8 |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打造高水平期刊的目标,编辑学者化程度还不够高,尤其是编辑的开拓意识、市场意识不够强,编辑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目标与措施
(一)工作目标
下一阶段学报发展的总目标:提高档次,扩充资源,开展合作,着力打造在高校期刊界具有一定影响的期刊集团。具体目标:学报自科版争取早日进入CSCD来源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社科版争取早日进入北图中文核心期刊;《四川兵工学报》争取早日进入科技核心期刊;《智能技术学报》争取早日公开发行。
(二)具体措施
提供刊文质量、扩大学报社会影响是我们工作永恒的主题。经过全体人员认真思考、反复讨论,提出如下相关措施,敬请各位编委审议,并希望积极建言献策。
1、不断提升期刊学术质量,努力创办精品期刊。
(1)进一步加大组稿力度。继续挖掘潜力,向校内外高水平作者组织高质量稿件。①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专家的联系,扩大联系范围,建立实力雄厚的专家库。具体方式可采取专家推荐专家、网上查询、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聆听学术报告等,要求责任编辑每3个月就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书面汇报材料。②充分发挥编委的作用和力量,积极利用其学术影响和社会地位组织优质稿源。聘请更多且在全国乃至世界相关学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充实期刊编委队伍。③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从会议中选取优质稿件。④高度关注重要学术期刊,经常查阅其最新刊发文章,紧跟学术热点、把握学科前沿,并有意识地与有关作者建立联系。⑤建立相对固定的高水平作者群,采取措施积极发展博士群、教授群作者。⑥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向全国学术界的知名人士和一些拥有国家级基金项目的中、青年专家约稿。⑦充分重视审稿专家队伍向作者队伍的转化。学报有一个分布于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庞大审稿专家队伍,他们是期刊的潜在作者群。要经常给一些优秀的审稿专家撰写感谢信,并附上学报简介,同时诚邀他们为学报撰文。
(2)严格稿件“三审制”。
① 稿件初审要严格。对于所有来稿,栏目编辑需严格按照审稿要求对稿件的选题新颖性、学术质量、学术规范等方面进行审稿,并对拟使用稿件撰写较为详细的初审意见。② 严格执行专家审稿制度,审稿专家必须由相关学术领域成就显著并具有教授以上职称者担任,初审通过的稿件要经过专家的审稿。根据需要在专审过程中可以实行匿名审稿或双审制,专审通过稿件要撰写审稿意见。③ 实行专家定稿会制度。副主编要会同校内外专家对经过专审的稿件再次在学术热点追踪、学术深度剖析、学术范式实现等方面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刊用。
(3)精心打造品牌栏目。
学报社科版在继续办好已经有较大影响的“本刊专稿”、“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逻辑学与科学方法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论坛”栏目的基础上,努力做好切合重庆地方经济发展的“西部开发”栏目。学报自科版将继续花大力气办好“车辆工程”与“生物工程”两个特色栏目,即将在明年第二期开设“化学与化工”重点栏目。
(4)重视编辑队伍建设。
① 继续贯彻执行编辑业务培训制度,期刊社在每个学期初都要组织一次针对编辑业务提高和新学期工作思路的培训学习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个制度在今后仍然要继续执行。② 积极鼓励编辑经常参加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学术会议,走编辑学者化道路,努力提高学术水平和学术鉴别力。③ 进一步加大工作精力投入。栏目编辑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栏目的发展、提高文章的学术质量、认真审稿等环节上来;④面对期刊改革的大环境,致力编辑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的培养.
(5)严查学术不端行为。
网上投稿系统与学术不端检测系统链接,所有稿件都要进行学术不端检测,严格禁止有抄袭10%以上的稿件进入专审环节。
2、继续加强与相关单位的合作
(1)继续与国内其他高校学术期刊特别是优秀期刊加强联系和合作,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
(2)继续加强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汽车工程学会、四川省兵工学会、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力学学会流体控制工程专委会等的合作,加强期刊与栏目建设。
(3)继续加强与期刊评价单位、期刊主管单位的联系,为期刊上等升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继续加强与校内相关单位的联系和合作,争取在参考文献引用、组织召开学术会议方面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5)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相关大学的联系和合作,力争即将问世的《机床与液压》英文版在较短的时间内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影响,早日成为EI期刊检索源。
六、希望编委给予的支持
学报是反映学校科研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师生员工发表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门面”。校领导对学报寄与了高度的重视和无限的厚望(去年十届编委会一次会议之后,学校专门出台《关于加快〈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既让我们振奋,又倍感压力巨大。我们明白,单靠期刊社的力量是无法实现和超越我们的目标的,必须借助编委资源,争取编委更多的支持。
1、希望每年惠赐学报一篇佳作或推荐一篇高水平论文;
2、联系相关学会与学报合作,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并出版论文专辑;
3、每年提供一份在学报封二和网站上宣传其科研项目、科研团队、试验设备、科研成果的材料;
4、编委或其科研团队成员、所带的研究生在其他期刊发表文章时引用《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发表的文章作参考文献,最好每年能引用10条以上。(对于该项建议,我作两点说明:一是有助于学报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的尽快提高,因为在北图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中影响因子所占的比重高达32%(所有指标中权重最高),而中科院的CSCD数据库主要就看被引频次。二是有助于推出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作者,提升各位专家编委在学界的知名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每年都要出版一本专著《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就会罗列出每年的高引论文和高被引作者,已引起学界关注。如2010年工商大学学报主编刘启能位居该书21页“物理领域高被引作者”第一名。为此,希望各位编委在我校学报发表文章之后,尽量要求所带的研究生或科研团队成员在其他期刊发表论文予以引用,这样就可以实现多赢的目的)。
殷殷期许,催人奋进,为了实现新的辉煌与梦想,需要洒下我们的汗水、竭尽我们的心智、展示我们的智慧、贡献我们的力量。未来的道路充满艰辛,但是我们没有退路,只有迎接挑战,克难求进,向着既定的目标勇往直前。
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谢谢大家!
期刊社
二○一一年十一月